连续性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3/1/9 18:38:51 作者:谭翠 浏览量:1453次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10.11 | 观察者 | 谭老师 |
观察对象 | 乐乐 | ||
起止时间 | 10:00——10:40 | 观察方法 | 个案跟踪法 |
观察目的 | 观察该幼儿在新投放的小医院的游戏情况。 | ||
场景描述 | 开心游戏时,小医院里一直没有病人光临,妍妍和乐乐两人到外面角色游戏金陵小吃店去买吃的。 | ||
观察内容 | 观察该幼儿在新投放的小医院的游戏情况。 | ||
观
察
描
述 | 芯芯带着1只小乌龟来到了小医院,这时妍妍和乐乐回到小医院,妍妍拿着听筒,乐乐拿着针筒,给送给小乌龟听诊打针,妍妍说:“我们开一个动物医院吧。”妍妍跑到长廊上对着空空的长廊大喊:“动物们快出来吧,请开门。”喊完后走到旁边小吃店拿了两瓣橙子,对着空气转来转去说:“小动物们快来吃橙子啦。”接着,妍妍又来到了小吃店,拿了很多水果、蔬菜摆放在了小医院的医药柜子上,用手术刀进行切割,对着乐乐说:“这是给动物准备的食物。” 乐乐又去小吃店里端了一份烤鱼,并问小吃店老板徐浩然:“多少钱?”徐浩然说:“只要5块。”小博左手从口袋摸了一下,把手送到徐浩然面前,徐浩然伸手后,两人同时收回手。这时,妍妍说:“小动物们都不出来,我还是推着我的医疗车去给动物们看病吧。” 妍妍推着医疗车,嘴巴里不停的叫嚷着:“CF医院请跟我走,CF医院请跟我走。”妍妍带着站在长廊上的王妍忻一起来到了美食店,问:“王妍忻,你想吃什么我请客。”王妍忻说:“我想吃pizza。”小厨师说:“pizza还没好,你们等一下。”这是王妍忻走开了,妍妍在旁边依然等着。妍妍转头看了看正在卖医用盐水,对着店员说:“我要买这个盐水,多少钱?”小店员拿了一包盒子里的盐水给了妍妍说:“不要钱。”妍妍又说:“我还需要挂水针。”小店员把挂水针拿给了她。她带着挂水针和盐水跑到了她的医疗车,对着王妍忻说:“我把药水买回来了。” 还坐在小医院里的芯芯说:“只有我的小乌龟到小医院啊!”接着她问:“医生,小乌龟得了什么病?”妍妍拎起小乌龟,看了看说:“看不出来他得了什么病。”芯芯又拎过了小乌龟说:“他得了爬出来的病。”妍妍拎着小乌龟大笑着对着周围的小朋友说:“他得了爬出来的病。”接着,金金妍对着小乌龟说:“快,我们给小乌龟抢救,他发烧了!”这时长廊上的小朋友都围了上来,芯芯回到班级,剪了一段彩色胶带,说:“我有创可贴快给乌龟贴创可贴。”妍妍对着小乌龟说:“乌龟乌龟你喜欢什么颜色啊?”妍妍把彩色胶带贴到了乌龟的背上说:“终于退烧了。”
|
观
察
分
析 | 从幼儿学习与发展分析 | 1. 该幼儿在角色区里能主动发起游戏,能够与小吃店游戏联动,并购买小医院物品。 2. 小医院游戏中角色少,游戏主题不稳定,因“病人”少,小医院随着偶发事件,游戏主题发生变化由医院变成购物再到宠物医院,游戏情节单一。 |
从环境(区域)分析 | 1. 室内外游戏打通,能给予幼儿角色游戏经验上的支撑和链接。
| |
从材料提供分析 | 1.小医院里常规材料不够。一些孩子们需要的挂水材料孩子们还要到别处买。 | |
从教师支持分析 |
教师是观察者,没有介入,让幼儿自由的进行创作。 | |
措
施
与
建
议 | 1.师幼共同讨论:小医院里需要哪些角色及相应的工作职责、 材料? 2.游戏区域联动,将班级里的一些游戏区,如表演区、美工区等和角色区联合游戏。 |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10.17 | 观察者 | 谭老师 |
观察对象 | 乐乐 | ||
起止时间 | 10:00——10:40 | 观察方法 | 个案跟踪法 |
观察目的 | 观察该幼儿在主题建构活动中的表现:幼儿的搭建技能、作品表征水平、语言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发展情况。 | ||
场景描述 |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活动主题是“小区”,孩子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很熟悉,经常听到他们在交流自己的小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小区里有漂亮的亭子”“我们的小区里有一个儿童乐园”“我们那儿有个大大的游泳池”......《指南》要求我们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我和幼儿一起商讨并确定了我们最近的建构主题“我们的小区”。
| ||
观察内容 | 幼儿的搭建技能、作品表征水平、语言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发展情况。 | ||
观
察
描
述 |
区域游戏时间,乐乐那一组的孩子进行建构游戏。他们没有直接去建构区进行建构活动,而是准备了纸和笔“设计建筑图纸”。乐乐、昊昊、可乐三人拿了水彩笔就开始构图。 乐乐先到建构区转了一圈然后找到了其他三人。他先看了看他们三人的画,然后对昊昊说“我们一起设计吧。” 昊昊开始时不同意“这是我的小区,不是你的,我们根本不住在一起。”乐乐说“那就画你的小区不就行了吗?我可以帮助你啊。”昊昊想了想同意了。他们又一起去找了张大纸,跑到前面的空桌子上进行设计了。他们坐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小锐拿出自己画好的小图纸给果果讲自己分别画的是什么。乐乐画好了大门,又在上面画了4颗星星,昊昊问他画的什么,他说“这是我们小区的大门,(指着星星)你看,胜利家园,四个字。”我看乐乐画了大小两个圆圈,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这是大广场和小广场。”乐乐发现我,兴奋地说“老师,你看,我们小区装蓝牙了,得刷卡才能进呢。这个蓝牙比较高,一刷卡,栏杆就起来了,车子就能进去了。”整幅画以乐乐为主,大部分都是他完成的。昊昊添画了一些小草和花还画了一个小朋友。
|
观
察
分
析 | 从幼儿学习与发展分析 | 建构活动是一种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升入中班后,孩子的积木建构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从中班下学期开始,幼儿能根据主题进行搭建,我经常鼓励孩子在建构活动开始前先设计图纸然后再进行建构,以提高他们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及计划性。 艺术发展: 《指南》中说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在这一环节,4位小朋友都用画笔表达了自己对于“小区”的认识与理解。对应《指南》,孩子们已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力,能够运用绘画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 语言发展: 这里主要是讲乐乐,他们俩在进行合作绘画时有很多的语言交流。结合《指南》语言发展目标,他俩都能做到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使用较丰富的语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社会发展: 结合《指南》4-5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目标“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可以看出乐乐社会交往能力较强,能够积极的与人交往,主动提出与小锐合作。并在昊昊拒绝后,能够立马说出“我可以帮助你”这句话吸引昊昊和自己合作。 对比乐乐前后两幅画,可以看出在与昊昊的互动交流后,他的画面更丰满,所表现出的事物也越多。 |
从环境(区域)分析 |
1.建构区创设了自由自主、温馨的建构环境。 2.有照片、书籍、纸张笔等材料供孩子学习。 | |
从材料提供分析 | 孩子设计《我们的小区》建构图纸本身就是观察活动成果的体现。乐乐和昊昊在交流时,比划了楼房的高矮,能够说出“我家在小广场旁边”,在画一画、说一说中发展了孩子的空间方位的概念。在画小区大门时,乐乐用4颗星代替了“胜利家园”4个字,说明他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够用图画或者符号进行记录。
| |
从教师支持分析 |
教师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言语上的提示,其他时候是观察者。 | |
措
施
与
建
议 | 1.解读童画,分工合作 鼓励他们彼此交流自己的设计图,幼儿通过彼此的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经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商量游戏分工,检查建构材料是否充足,为建构活动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2.环境支持:根据幼儿的需求,师幼共同寻找不足的材料。 3.寻求家长的支持(经验的支持) 提议家长利用空闲时间带着孩子在小区走走,和孩子解说解说小区各设施的功能,让幼儿对“小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10.25 | 观察者 | 谭老师 |
观察对象 | 乐乐 | ||
起止时间 | 10:00——10:40 | 观察方法 | 个案跟踪法 |
观察目的 | 了解该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合作探究的能力 | ||
场景描述 | 上午开心游戏时,乐乐、铭铭、昊昊、浩然先后进入了建构区。 | ||
观察内容 | 该幼儿搭建过程中合作探究的能力 | ||
观
察
描
述 | 乐乐、铭铭、昊昊、浩然等三人争先恐后的拿起了积木块,乐乐看了看几人说:“我们要一起合作呀拼出来房子呀”。铭铭把积木块放在了地上,一边说一边比划,我们家是这个样子的。"昊昊侧身把歪着头把两条长方形积木直立在地上,并把相同的积木平放在其上面,拼完后他指着“可以这样搭”说:我们可以这样子把楼房搭起来。”乐乐看了一眼他拼出的框架,说:“我们家还有屋顶,可是没有烟囱。”铭铭头也不抬的说:“我们家没有。” 一直没吭声的浩然不断地从柜子上取下不同长度的木块,拿到一定数量时,他停下来,开始尝试用相同积木搭出房顶,尝试了几次之后,他拿起正方形和一块三角形积木块,随手一搭,站起来说:“我们搭好啦。”乐乐看了一眼:“可是厕所、卫生间在哪里?”铭铭随声附和:“对呀,厕所和卫生间好难垒呀。” 此时昊昊发现了乐乐搭出的大门,并对他说,你的这个可以放在我的高楼前面,这样我们就能围城一个院子啦!”乐乐小心翼翼的把大门挪过去,刚一放完,所有的积木都倒塌了。“嗯,我要想想办法了。”乐乐说。他又重新拿出相同大小的积木块,把原来的单层楼房加固成了双层,乐乐围着“家”转了一圈,说:“我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他取下了柜子上的树、草等辅助材料:“我家门口有一颗这样的树。”并把其中一棵树放在了大门外,可是大树立刻歪倒了,昊昊说:“我来把它放好吧。”只见他拿起大树,先尝试一下立在积木块旁,大树还是不稳,尝试了几次以后,他们发现了大树可以插进泡沫垫拼接的空隙,并把大门挪在了空隙的旁边,乐乐又拿起几颗大树,在家的周围摆满了树和小草。“这两块半圆也可以让大树站住!”“这个石头也可以呀。”乐乐说。“不行,这个石头挡不住…” “你们拼好了吗,我要铺路啦!”昊昊说。“我们也要铺!”大家异口同声的说。 “这儿是我们的家…这儿是树林…这儿是超市…” |
观
察
分
析 | 从幼儿学习与发展分析 | 1.幼儿的搭建水平发展程度不同,乐乐能独立完成较高水平的搭建方法,并对其进行加固,其他几名幼儿能完成简单的搭建,并多数是平面、较矮的成品。 2.幼儿在搭建过程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相应的回应。 3.能够根据事物特征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建构,进行想象和联想,有一定想象力。 4.过程中能够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到合作的愉快。部分幼儿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
从环境(区域)分析 |
建构区创设了自由自主、温馨的建构环境。
| |
从材料提供分析 |
有照片、书籍、纸张笔等材料供孩子学习。 | |
从教师支持分析 |
教师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言语上的提示,其他时候是观察者。 | |
措
施
与
建
议 | 1.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孩子们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2.丰富表征经验,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同一物品从不同方位、角度去观察,并在头脑中储存丰富的具体印象,在游戏过程能够用这种印象进行思维创作。 3.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满足幼儿的需要,激发幼儿游戏的灵性。提高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畅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游戏故事记录下来,教师帮忙用文字记录,增强幼儿用图画符号等进行书面表达的愿望,感受阅读、书写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