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分析
发布时间:2022/3/11 14:49:16 作者:曹林洁 浏览量:1593次
幼儿作品分析
观察者: 观察时间: 观察年龄段:5—6岁
一、画面描述:
画面中间有一个拟人化的闹钟,有一对兔耳朵和四肢,表面上有呈圆形排列的1—18的阿拉伯数字。画面的上方有三个方形结构图型其中两边的图案一样都涂满了玫红色,中间的图案和背景颜色一样还用蝴蝶的简笔画进行了装饰。画面下方有三个类似书的图形还运用了波浪线和方形进行了装饰。画面被蓝色和棕色横向分为了两部分,蓝色占三分之二,黄色三分之一,整张纸无留白。
二、作品分析:
(一)形式要素分析:
1.构图:从画面内容的分布来看呈现散点式构图,其中拟人化的闹钟是主要呈现对象,剩下的图案均匀分布在它的周围表现出幼儿对时间安排的重视,可能想表现的是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哪些事情,画面中有遮挡关系的存在。
2.线条:画面中幼儿线条流畅均匀有疏有密。幼儿均以黑色线条沟边。主要线型有直线、曲线和波浪线,幼儿的线条绘画技能娴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以运用。
3.造型:从造型来看应是一位5—6岁孩子的作品,闹钟造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用四肢、长耳朵的将闹钟的形象夸大表现出幼儿的创作主题应该与时间相关。其他造型均来源于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说明幼儿有一定的还原经验的能力。
4.颜色:画面中幼儿大多采用饱和度比较高的色彩,例如:粉色、蓝色、棕色。将自己想要变显的物品用亮色凸显出来,画面部分色彩写实,表现出该幼儿对色彩以及有了自己的理解且具有外向活泼的性格。
(二)他领域
数学认知:
画面中的数字按照数序进行排列但不是钟表中数字的排列顺序,幼儿已经具备了数数能力但在钟表的认知上还有明显的不足。在空间布局上有主次分布,且画面构图和谐,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空间布局能力。
(三)学习品质
幼儿作品画面丰满,在创作时间较长的时间下能够表现出线条流畅细腻且涂色均匀,说明幼儿在绘画时非常专注、有耐心。
三、措施与建议:
1.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行为与结果相互联系,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总结幼儿的已有经验。
2.在集体交流环节,表扬幼儿好的学习品质引导幼儿之间的伙伴学习,激发该幼儿后续的创作欲望。
3.在游戏环节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钟表的数字排序,从而帮助幼儿提升对钟表的认知。
4. 本次分析仅从幼儿的画面表现所得,如需了解幼儿真正的创作意图和发展水平还需要再幼儿创作的过程中与幼儿进行交流和长期的追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