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南京
发布时间:2023/2/24 22:22:26 作者:admin 浏览量:1519次
我的家乡——南京
南京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古城,古城的魅力是需要细细挖掘的。深刻的历史给了它厚重的底蕴,林立的高楼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等方式,一起了解家乡南京的风景名胜、特色美食、名优特产,通过各种形式,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主题活动中都进一步地了解家乡南京,感受作为一名南京娃的自豪。
一、“我是南京小导游”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在《我的家乡在南京》主题中,结合幼儿对于南京景点的熟悉情况,班级开展了“我是南京小导游”活动。幼儿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旅游经历,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向大家介绍了老门东、夫子庙、中华门、红山动物园、阅江楼、南京长江大桥等景点的特色和游玩路线。通过幼幼互动,使大家对家乡多一份认识、多一份情感。在小导游的角色中,体验做南京人的自豪,激发爱南京、把南京建设得更好的愿望。
二、南京美食我来做
方柳依:老师,什锦菜有十种菜吗?
田梓言:十种菜太多了吧。能吃完吗?
范子晨:什锦菜有哪些呢?
丁舒沐:我忘记了,要不回家问妈妈吧。
桃子:我知道,有木耳,我最喜欢木耳。
奚梓遇:老师,是哪十种菜啊?
随着孩子们的讨论和猜想,当天老师就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原来什锦菜是由黄豆芽、菠菜、芹菜、莲藕、胡萝卜、黑木耳、荠菜、黄花菜、千张、香菇等十多种菜组成的。
那什锦菜是怎么做的呢?
每种菜有什么寓意呢?
讨论之后,孩子们都纷纷表示想尝一尝这道菜,于是大家决定我们自己来做什锦菜吧!
什锦菜的香味飘满整个中二班,洗干净小手,开吃!太美味了吧!
在制作什锦菜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也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三、我们的南京桥
“这里我去过,是长江大桥!”“哇,这座桥好长呀!”孩子们惊呼着,对南京长江二桥非常感兴趣。
桥是由哪些组成的呢?我们开展科学活动,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桥面、桥墩、桥梁和斜拉索;桥上还有什么呢?有路灯、汽车、护栏,桥可真有趣呀!小小建筑师们都有些迫不及待啦,他们拿出纸、笔,设计出桥的图纸,选择材料开始搭建起来啦!
瞧,小建筑师们的作品完成啦,我们一起欣赏吧!
桥是怎么搭的呢?通过实物、拍摄照片,小建筑师们分享自己的搭建作品,将自己的经验辐射其他幼儿,有趣活动仍在继续哦!
四、南京城墙我知道
中五班明城墙
“老师,这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去中华门城墙,它好高啊!”
“中华门城墙,在哪里啊?”
“就在夫子庙旁边,妈妈说它下面还有聚宝盆呢,城墙上面还有很多兵器。”
“真的吗?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带着关于城墙的种种好奇,
我们《明城墙》的探索之旅
也拉开了帷幕。
诺一:城墙有多高呢?儿歌里说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叮当:城砖上有字,是记录建造城墙的人们。
五、秦淮古镇特色多
中六班的小朋友们利用假期时间去逛了逛夫子庙,在那里他们看见了秦淮河。作为一名南京娃,他们对秦淮河自然充满了无以言表的自豪感;带着自豪感,中六班的小朋友和老师、爸爸妈妈共同走进了秦淮河........
利用假期,背上小书包,我们一起去夫子庙看秦淮河吧........
通过观察,小朋友们发现秦淮河边的建筑和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有很大的区别.......
珊宝:它们的屋顶都是黑色的。
鑫鑫:屋顶像翅膀一样,往上飞起来了。
悠悠:房子都是白色的墙,黑色的屋顶。
原来,秦淮河边的房屋是徽派建筑,白墙黑瓦,一路的景象让秦淮河的形象独具特色。
回到班级,小朋友们和老师陆续开展了很多关于徽派建筑的美术活动,画古扇、画油纸伞、做徽派建筑......
【尾声】
在《我的家乡——南京》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乡物产资源的丰富与多样,美丽的风景建筑 、好吃的特色美食,体会到了作为南京娃的自豪。在富有灵性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在家乡生活中的独有体验。相信孩子们对家乡的感受在生命成长中将继续蔓延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