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歌”
发布时间:2022/12/19 10:37:41 作者:admin 浏览量:1259次
【案例背景】
水果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之一,孩子对水果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水果的营养丰富,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水果鲜美、芳香、悦目,给孩子带来了不同的味觉、嗅觉和视觉上的体验,果皮、果核都能成为幼儿游戏的材料。随着四季的变化,从种子、芽苗到开花、结果,展示出生命体所拥有的丰富而奇妙的形态,水果的外形、果皮、果肉、果汁的色彩和味道都能够引发孩子生动的想象和创造的冲动。水果对人类的实用价值也能帮助孩子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水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开展过程中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创编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案例描述】
场景一: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目的:幼儿初次的创编能力
观察内容:幼儿有关香蕉的联想
观察描述:
随着“香香的水果”主题不断推进,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很多的水果!最吸引我们班小朋友的居然是香蕉!香蕉像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小朋友的想象城堡。
香蕉容易坏掉,于是这天我们首先“玩”起了香蕉。
甘秒仪说:“香蕉弯弯的,像小船一样。”
缘缘说:“香蕉是黄色的,像我衣服的颜色。”说完还拉着自己的衣服给其小朋友看。
小杰说:“香蕉还像笑脸。”说完把香放在自己嘴巴的位置,表演咧嘴笑的样子。
陈慕珺坐在一边安静地看着,听着幼儿们的发言,小眼珠不时地转一转。
香蕉打开了小朋友们的话厘子,关于香蕉大家有说不完的话。
我在旁边看着,欣赏每一个小朋友的创造力。就在这时,小曦用脆脆的声音有节奏地念着:“香蕉,香蕉,弯弯。”我惊喜地冲她一笑。
小曦继续有节奏地念:“香蕉,香蕉,甜甜。听了小曦创编的儿歌,其他小朋友马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凡凡接着小曦的儿歌继续有节奏地念着:“香蕉,香蕉,像小船。
韵思说:“香蕉,香蕉,像笑脸。”
小晴说:“香蕉,香蕉,像香肠。”
小瑞瑞说:“香蕉,香蕉,像手枪。”说完拿着香蕉比画了起来
柚子说:“香蕉,香蕉,像电话。”
场景二: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目的:二次创编的效果
观察内容:传遍儿歌中的小“冲突”
观察描述:
鲍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葡萄。分享时间到了,圆圆、甜甜的葡萄正等着小朋友
来吃呢!前两天小朋友们创编了一首关于香蕉的儿歌,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抬。小伟说“老师,今天我们再来编一首儿歌吧”
我假装不知道地问:“编什么儿歌呢?”
小伟马上接着说:“上次我们编了一首香蕉的儿歌,今天我们就编葡萄的儿歌吧。”
大家听小伟说完后,像是确定了个主题一样,马上展开了关于葡萄的大讨论。
柚子总是发言的“先头兵”。他说:“葡萄是甜的,像一一像一一像糖果。”“先头兵”柚子想了一下,觉得“甜”和“糖果”很配。
史梦辰紧跟其后:“葡萄圆圆,像眼睛。”说得还有点节奏。
甘秒仪站起来说:“葡萄紫,葡萄甜,葡萄甜甜真好吃!”(可能是在哪里听过类似的儿歌)
小任受到了甘秒仪的启发,自信地朗诵着自自己的儿歌“葡萄香,葡萄酸,葡萄
圆圆像眼睛!”
“怎么能说葡萄酸呢?”大家质疑他。
小任慌忙解释说:“我昨天吃的葡萄就是酸的。”
“我也吃过酸葡萄。”安安在一旁附和。
小小看着我:“老师,酸葡萄能创编儿歌吗?
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为什么不可以呢?”
小小似乎还是不确定,又询问了下“先头兵”柚子。柚子想了想说:“真
的有酸葡萄。”
小小这才放下心来,对柚子说:“可以说酸葡萄。
这样下来,小朋友的思维似乎更活跃了,发言也更加主动。
场景三: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目的: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观察内容:关于桔子的创编
观察描述:
点心时间,今天我们吃的是桔子,虽然每个小朋友只有一小半的桔子,可是丝毫
没能影响小朋友们的创作热情。
我有意无意地引导,“各位创作大师们,可以开始你们的创作啦!”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关于橘子的儿歌从小朋友的嘴巴里又出来啦!
“桔子桔子是橙色!”
“真像一个小灯笼。”
“小灯笼圆又圆。”
“它的味道甜又甜。”
连起来的话,还真像那么回事。原来小朋友们都是创作大师呀!
【案例反思】
在上面几个场景中教师只是听者,主角是每个幼儿。幼儿们朗通起自己的儿歌时,都有说不完的话。这样的活动看似随性,但却充分激发了幼儿们的创作热情,满足了幼儿们想要表现、表达自己的强烈愿望。创编儿歌对还处在语言发展期的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思维。接下来,教师应以游戏化、随机化、生活化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儿歌,在儿歌的感染中进行生活学习体验活动。这样的儿歌创编活动不仅提供给幼儿许多有趣的经验,也让他们的语言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创造力得到了相应锻炼。有了这份兴趣与喜爱,他们在儿歌创编活动中便能愉悦歌唱、尽情释放。
创造力通常是人们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性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到未知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力的核心。
幼儿时期是大脑成长发育的最佳阶段,思维能力发展及其迅速,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时期,不失时机的对幼儿进行思维方面培养和训练,将对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起到一个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和训练,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是关键。
《纲要》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遵循指南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我们利用幼儿自发仿编儿歌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思维和语言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因为,儿歌具有语言简练优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深受幼儿喜欢的特点。而仿编儿歌在具各上述特点的基础上,还能培养幼几儿的发散性思维,能让幼儿在学会基本的发音、吐字、语法和技巧的同时,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词汇,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着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仿编儿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通过仿编活动,开发幼儿的才智、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后统一思想,不摘一刀切对幼儿仿编儿歌的评价标准不做统一界定,只要幼儿能大胆表达出对事物的理解和描述的,教师都要给与支持、引导,不能一味的追求韵脚韵律的完美,也不能刻意的强调儿歌句式与语言的优美,要尊重幼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