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 文章

掇菁撷华,赋能前行
——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第一期研修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3/7/3 8:51:14 作者:admin 浏览量:80次

     

(第1期)

2023年江宁区“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主持人:张德萍

掇菁撷华,赋能前行

——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第一期研修活动报道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水平,推动项目化教育教学走深走实,于2023年7月2日上午在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举办2023年江宁区(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启动仪式暨第一研修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有江宁教师进修学校宋熠校长、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尹坚勤教授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丁琪副校长以及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张德萍园长。

活动伊始,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张德萍园长对参培教师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强调培训期间的工作纪律,积极完成培训考核。张园长提出,培育站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培训和学习机会,旨在通过研修活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将理论予以实践做实项目活动,将项目活动的经验向区内外园所进行辐射。

一、规划进阶 拔节生长

开班仪式上,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葛庆老师作为学员代表进行发言,以期通过培训活动厘清项目活动中的实施架构,提升教师活用生活资源的能力,重构幼儿学习的真实场景,助推幼儿的深度探究。接着,江宁教师进修学校宋熠校长提出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是基于问题、关注需求的培训。依托“省乡村教师培育站”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教师树立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将研修成果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乡村骨干教师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引领乡村教师全员发展。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丁琪副校长认为培育站的学员们要为年轻教师作表率,她们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顶梁柱,要走在前面、学在前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团队中的辐射引领作用,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尹坚勤教授则培育站导师身份给予学员们语重心长的寄语:“身为幼教人,身为乡村骨干教师,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去学习、去发展希望大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二、乡园共生 慈幼人和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尹坚勤教授专题讲座《陈鹤琴乡村学前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共识》分析了城乡园际间的差距乡村教育所面临的现状以及困境,尹教授鼓励教师们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园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教育。讲座中,尹教授以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论为抓手大家知晓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艰苦与坚守。尹教授提出,新教育是活教法、活课程、活的教育。乡村教师要扛起探寻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的责任,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达成乡园共生,振兴乡村。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麦田里的种子,创生续写“麦田故事”

、伙伴同行 履践致远

自我介绍是促进伙伴关系快速发展的有效渠道,学员们相互交流,高效促进彼此间的链接。接着张德萍园长带来伙伴介入 经验共长——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建构与实施的专题讲座,详细阐述了百家湖幼儿伙伴课程的研究进程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教育线索,以“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环境”为内容结构,通过定制主题、项目活动、共享游戏、混龄晨锻、亲子共育等实施路径和策略全方位促进幼儿“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最终实现高品质生活的达成。讲座中,张园长就如何看待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这一话题与学员们展开互动,大家各抒己见。对于教师来说,尊重幼儿的兴趣是前提更应具备价值筛选的专业能力。最后,张园长以大班项目活动《百家湖地图的故事》为例,引导教师们理解幼儿的学习即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展项目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画出“地图”,而在于活动过程中幼儿经验的提升与学习品质的培养。

                                                       










                                               








          IMG_2102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思考中收获。城镇化、城市化还会深入推进,但“乡村教育”是看得见的青山绿水!我们相信,随着乡村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师们深耕教育,在泥土中播种希望的种子,定能结出乡村教育的春华秋实!

本期撰稿:冯颖,校对:宋江羽,审核:张德萍

附件1:骨干学员心得(节选)      

附件1:骨干学员心得(节选)

2023年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心得

传承鹤琴精神  点亮乡村之光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葛庆

今天我们齐聚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参加2023年张德萍园长主持的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开班仪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动,聆听了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尹坚勤院长关于《陈鹤琴乡村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价值共识》、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张德萍园长结合伙伴课程开展的《伙伴介入,经验共长——项目活动的建构与实施》的分享,本人作为新加入的成员,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今天的学习心得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观乡村现状,谨记自身职责

尹院长分享了乡村教育当下的问题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从小生长于乡村,却在中学之际“逃离”乡村,来到城里就读,因为大家都说城里的教学条件较好,而当我以教师的角度反观当下,我发现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乡村教育以城市范式为引领,乡村幼儿园话语权少,乡村教师缺乏自信,我更发现,当下乡村幼儿园一味的以城市教材为蓝本,忽视了作为乡村所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我认为,乡村教育虽起步迟,却也有自己的闪光点。

二、读鹤琴文集,感悟伟人精神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一书是我从大学期间开始读的,考编的时候只是出于应试的需要,如今读来,我才了解陈鹤琴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中国幼教之父,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活教育思想体系,更是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儿童的学习特点、当下的时代背景,探索中国化、大众化和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不仅仅创办第一所幼稚园,还创办第一所师范学院,用于培养现代幼儿教师,其提出的活教育课程理念与框架,与新时代下幼儿教育思想仍密切相关,其课程大纲在如今看来,依旧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

三、牵乡村之手,传承活教育理念

我很庆幸生于当下的年代,幼教的发展更加成熟,国家也更加注重乡村教育,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将研究的主阵地转移到乡村,活用周边资源开展符合地域特点的项目化探究活动,很荣幸我园与上峰幼儿园开展手拉手伙伴种植活动,及时弥补了我园地域狭窄,种植空间少的问题,不仅拉近了两园间的伙伴互动,更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时空碰撞,在交流分享中,百家湖的幼儿认识了更多蔬菜、水果,也参与到彩虹农庄的种植管理中,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带来的也是双赢的过程。

四、拓资源内涵,体会百家文化

资源是当下课程实施下急需关注的问题,而我园的伙伴课程则将资源的运用做到了极致,不仅仅关注园内的动植物资源、伙伴资源(幼儿之间、教师之间、师幼之间)、社区资源以及方圆三公里资源,张园长结合资源为我们梳理项目活动建构与实施的框架,我们了解了伙伴课程的来源与发展、项目活动的内涵、项目活动的具体实施建构步骤,并结合具体实例讨论项目活动的来源,从而让我们更加明晰如何开展具有特色的,且能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项目活动。我很自豪能有百家湖的平台,让我提升教科研水平,更能敢想敢干,因为本次的六一画展便是一场“敢于突破”的挑战,我们将画展由幼儿园转移到百家湖美术馆,馆长伯伯也成为了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更加了解百家湖的前夕、今朝以及未来,在办画展的过程中增强地区文化自信,体味百家湖文化。

你我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本次的乡村教师培育站则给予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下,乡村教师联合学习,最大化体现乡村幼儿园的特色,发扬长处,具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将习得的专业知识辐射至幼儿园、社区乃至整个乡村,真正做到“教育振兴,乡村先行”!

2023年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心得

感乡村新风采,悟项目新思路

(禄口万象路幼儿园  赵智海)

今天很荣幸的正式加入了张德萍园长所主持的“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这个大家庭,可以和各位同仁一起进步成长。

一、聆听鹤琴之思想,感悟乡村新风采

首先尹坚勤教授的讲座《陈鹤琴乡村学前教育思想理解与赓续》从多个方面深刻解析和阐释了陈鹤琴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

他首先强调陈鹤琴先生的"携手并进"理念。陈先生主张教师与乡下农民真正合作相处,建立亲密互信的关系。这提醒我们应更多地倾听乡亲的需求和智慧,汲取乡村文化的养分。

尹教授还分析陈鹤琴先生提倡的艰苦创业精神。陈先生融入乡村生活实践之中不断创新教育,这告诫我们,优秀的乡村幼儿园必须紧紧扎根于乡村文化之中,深刻理解乡下农民的生活。

另外,尹教授指出,陈鹤琴先生视乡村教育为"时代之光",认为乡村是信任和爱的温床。这提醒我们要借鉴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造福孩子的身心成长。

总的来说,尹教授的讲座打开了我看待陈鹤琴乡村学前教育思想的新视角,更重要本次讲座让我更明白,陈鹤琴先生的乡村学前教育思想前景光明。他关心农民、爱护农村、提倡艰苦奋斗。他的思想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今天的乡村幼儿园工作离不开传承并创新他的思想。的是激发我利用乡村资源开展教学的想象力。

二、感受伙伴之力量,领悟项目新思路

幼儿园项目课程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建构与实施项目课程?项目活动的实施心得该如何梳理?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的问题,基于此百家湖幼儿园张德萍园长开展了“伙伴介入 经验共长——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建构与实施”专题菜单讲座。张园长就百家湖幼儿园“伙伴课程”的发展历程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张园长的分享,我们了解到项目课程的发展都是曲折且漫长的。张园长以生动的案例,启发我们认识到项目活动的本质,在于具备共同的主题和兴趣。过程性引导与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她详细介绍了实用的项目案列,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如何将理论融入实践,并从中积累经验。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沟通和再设计不断完善项目措施。

首先,我明白到优秀的项目活动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张园长告诉我们,百家湖幼儿园的项目课程是经历了多年探索与积累才成型的。项目活动设计需要从细节入手不断改进。

同时,张园长强调要注重过程指导和主体参与。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幼儿探究欲,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要重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张园长强调要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氛围。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可以不断提供新的素材和思路,共同完善项目实施。

最后,她指出要与家庭结合,延续和强化孩子在幼儿园的兴趣与习惯。这也提醒我们要与家长充分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总的来说,这个精彩的讲座啓发了我的思考。张园长生动地告诉我优秀的项目活动需要:从细节出发不断改进、注重过程指导和主体参与、建立合作氛围和与家庭结合。这对我的教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很感谢张园长分享的灵感与智慧。我会积极借鉴百家湖幼儿园的经验,努力建构符合孩子需求的项目活动,全面激发孩子的潜能。

2023年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心得

“真”兴趣  “活”教育  “深”探究

(科宁路幼儿园  贺佳蓓)

今天下午聆听了张园长的讲座《伙伴介入 经验共长——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建构与实施》受益匪浅。张园长从伙伴课程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伙伴课程的实践建构,再深入到项目活动的理解与如何建构实施。聆听完今天的讲座,我又把之前我园生成的项目活动基本架构表拿出来仔细研读,也发现了许多共通之处,比如都强调了支持鼓励幼儿,引导幼儿对于喜欢的项目进行积极且深入的研究,注重做中学,通过小组合作,将讨论、知识、经验的总结与再运用。

一、理解项目活动,助力幼儿深度学习

张园长在对项目活动理解中,提到瑞吉欧项目课程强调:我们应支持、鼓励、帮助幼儿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建构相关经验。这让我有很大感触,在做项目课程时候,我往往会在关注到幼儿兴趣后预设甚至帮助幼儿建立一个驱动性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但是也忽略了这个有价值、能让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或者师幼共同引发,教师应当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尊重理解幼儿想法,预设项目活动目标,让每一次活动中教师建议都能成为幼儿深入研究问题或事物的内驱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幼儿本位,让幼儿持续性进行深度学习,深入贯彻“活”教育理念。

二、明析幼儿“真”兴趣,推动幼儿深入研究

在开展项目活动之初,幼儿确实对某一问题或事物很感兴趣,但有的活动中幼儿并不能持续进行探究,这正是兴趣的缺失导致幼儿的探究没有持续性,张园长随即抛出问题:我们如何判断幼儿是否是“真”兴趣?也给出了非常有用的判断三部曲,第一步采取取样谈话,依据幼儿发展水平,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对幼儿进行取样谈话,在谈话中深入了解幼儿兴趣点;第二步是将话题、事物呈现在幼儿园中,再对幼儿进行观察,如果幼儿能持续2-3天左右的关注,也正说明了幼儿对这一话题或事物存在着较长久的兴趣;最后一步,张园长引导学员们共同思考了我们儿时喜爱的游戏,思绪万千,原来能够引发教师幼时思想共鸣的事物或话题也是“真”兴趣。这三步曲建议在今后我审视和选择项目课程实施之前,都将步步明析,确保幼儿“真”兴趣,推动幼儿持续性探究。

三、审视教师评价,反思共成长

在教师评价反思环节中,张园长给到的五点反思流程建议,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项目活动之初,从幼儿的兴趣、从预设的目标、从资源的运用等等,进行回顾和反思,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反思,也是对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幼儿的反思,在今后的反思中,我也将学以致用。

项目活动的开展,强调了问题驱动、多元整合、自主合作、探究表达、。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寻求同伴交往合作,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断深入学习,对幼儿而言是影响一生的学习,而教师关注、倾听幼儿,使得师幼关系共生。受益匪浅的一次学习,希望自己将今天所学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为乡村项目活动研究与发展献力。

上一篇聚焦课程 支持发展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

版权信息: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地址:江苏南京秣陵街道 电话:025-52105567 邮编:21110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