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环境,经验生长
——百幼一线教师学习讲座报道
发布时间:2025/4/10 7:52:20 作者:admin 浏览量:126次
对话环境,经验生长
——百幼一线教师学习讲座报道
2025年4月9日,春风拂面,吹落了石子路上的晚樱,在这个浪漫美丽的中午百幼迎来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高琴园长莅临指导,高园长为百幼一线教师带来《让儿童对话环境:经验生长下的深度学习》的专题讲座。
首先,高琴园长以陈鹤琴先生的理念导入,提出百幼的歌、诗皆为文化,陈鹤琴说:“儿童期是接受文化的时期,不但传递文化,还要促进文化”,因此我们应重视百家湖环境背后的语言,老师要注重在环境背后倾听儿童的语言。
接着,高园长提问教师:如何让儿童对话环境?儿童喜欢怎样的环境?曹林洁老师认为应根据儿童在当前主题下感兴趣的内容,看儿童的经验在哪里,儿童的兴趣在哪里。高园长给予高度评价,说到孔起英教授在环境创设中关注儿童的兴趣,如柚子班本活动中,教师关注孩子五感与材料的碰撞,有切开的、剥开的、完整的、不同颜色的等等,环境创设应从单一走向多元。
葛庆老师认为儿童对话环境是语言和行为上,具有可操作性,是孩子喜欢的,教师能将孩子旧经验像新经验的拓展。高园长认为葛老师说的思路非常清晰,应变能力强。
高园长认为,小班的环境要像家,中班的环境好像馆,大班的环境要大量留白,像厂。如鼓楼幼儿园有大量的空间来做材料超市,刺激儿童关注材料的多样性,深度性。环境和材料的创设是根据年龄来创设,小班幼儿小肌肉发展弱,应多提供沙发、地毯以及高结构的大型材料,大班更多提供操作台,同时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兴趣和不同领域的偏向,做成项目式材料的投放。
然后,高园长提出儿童的游戏环境可以在室内和户外融合进行,让儿童通过玩耍、探究、创作、学习与环境发生连接,陈鹤琴先生说:“室外布置可以带领儿童来做,室内布置也可以知道儿童来做。”每一次环境的布置都蕴含着孩子背后的故事,要重视儿童的参与和儿童学习与参与的互动。
最后,高园长提到环境预设与生成的力量,最好的是20%的预设与80%的生成,如综合课程大班《你好,动物》的主题中,熊猫的变化与项目式活动后期的生成性是给孩子留给大量留白的机会,去不断创设。环境需要一些“野性”,少一些精致,还提出了在问题墙、团讨墙的的创设中可以根据孩子晨谈的内容凝练出“生活日历”。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百幼的教师们受益匪浅,纷纷拿下笔进行记录,仔细聆听,学习建构出富有儿童文化的真环境!
报道人:李曼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