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幼儿滚筒游戏的表现连续性观察
发布时间:2022/9/16 17:18:45 作者:李娜 浏览量:6208次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9.6 | 观察者 | 李娜 |
观察对象 | 晨锻滚筒游戏 | ||
起止时间 | 8:00—8:50 | 观察方法 | 追踪观察法 |
观察目的 | 观察幼儿初次尝试滚筒游戏的表现 | ||
场景描述 | 两个幼儿初次尝试挑战滚筒游戏,在失败多次没有放弃 | ||
观察内容 | 晨锻游戏中幼儿自主游戏 | ||
观
察
描
述 | 熠熠和多多来到滚筒旁,两个人绕着滚筒看了一圈。 “这怎么玩?”多多歪着头问。 “我也不会玩,我们先把它倒下来试试。”熠熠说。 两个小伙伴一个往下压,一个往下拽,滚筒安安稳稳地倒在了地上。 “我要骑上去玩。”熠熠边说边往上爬。 “那我钻进洞里玩。”多多头一低钻进了洞里。 "出发!”多多喊道 “走得太快了!”熠熠一边喊一边从滚筒上掉了下来。 “这样不行,我在上面不稳,你跟我一起到滚筒上面来玩吧!” 只见熠熠用手扶着滚筒,示意多多往上爬,谁知多多刚一只脚搭上去,滚筒就开始往前移动,“不行不行,我还是固定不住,你来扶着我试试。”熠熠一边建议一边往上爬。 熠熠用膝盖跪在桶上,两只手按住滚筒,用力尝试把另一只脚也踩上去,但是滚筒不停的在动,“你抓稳一点,我要掉下来了。”这时旁边的末末跑过来帮忙固定住另一边,“好了好了,这下稳了。”熠熠双腿跪在滚筒上,不敢站起身。原地转了几个圈后,从滚筒上掉了下来。“不行,我还要再试一试!”几个小伙伴不断尝试。
|
观
察
分
析 | 从幼儿学习与发展分析 | 在游戏前,我们和孩子共同商量游戏计划,并将自己的计划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画在自己的计划本上,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去器械房寻找他想要的辅材;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搭配呼啦圈、皮球等小型器械,可谓形式多样,玩法多样; |
从环境(区域)分析 | 环境开放,幼儿可以自主决定去哪里玩?和谁玩? | |
从材料提供分析 | 除了在操场的跑道边上提供了大量的滚筒外,我们还在辅助器械房提供了大量的辅材供幼儿自主搭配、组合,给他们不断地刺激,衍生出不同的游戏玩法。 | |
从教师支持分析 | 为了方便幼儿自主管理,户外滚筒区域的游戏材料必须放在幼儿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的地方。"看得见”指的是材料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我们将滚筒投放到户外跑道边上,幼儿一进到操场就能看见;"拿得到”指材料摆放的位置需便于幼儿取放,平时滚筒就立在围墙边上,幼儿取放自如:“放得回”指有适当的标志提示孩子正确的收纳方式,我们对晨锻的所有器械进行了6S管理,每一个器材都有自己的家。 | |
措
施
与
建
议 | 追随幼儿,深入研究 我们在游戏中没有教授任何的经验,也没有给孩子设定固定的玩法,而是通过幼儿尝试、发现问题、商讨计划、制定计划、游戏分享等形式不断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相信儿童,追随儿童,提供大量辅材,支持他们的想法和创意,不断给他们鼓励,支持幼儿深入探索。 |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9.14 | 观察者 | 李娜 |
观察对象 | 滚筒游戏 | ||
起止时间 | 8:00—8:50 | 观察方法 | 定点观察法 |
观察目的 | 观察幼儿在遇到困难时怎样解决 | ||
场景描述 | 在多次尝试没有成功后,三个幼儿不同的处理方式 | ||
观察内容 | 观察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各自的表现 | ||
观
察
描
述 | 这一次,多多、文文、熠熠三人选择了滚筒游戏。三个人一人推着一个滚筒来到跑道上。 “你们看,跑道有三种颜色,我是红色,多多是蓝色,文文是黄色,我们待会一起来比赛怎么样?”熠熠大声说道。 “没问题,可是我们要怎么上去呢?昨天我试过了,我还没爬上去,滚筒就往前跑。”多多说。 “我昨天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等一下,”熠熠边说边跑到辅助器械房搬来几个高跷放在滚筒凹槽处,尝试着站到滚筒上玩,可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算了,这个滚筒太滑了,我重新去选一个。”多多一边说一边将滚筒放回原位,选了一个PVC材质有凹槽的滚筒,他尝试了几下没有成功,转身去围墙边搬来两个轮胎固定住滚筒,他站在轮胎上,双手抓住滚筒的边缘,一只脚先踩上去,另一只脚尝试了几下,最后终于成功了,他高兴地大叫起来。 文文看了看两个人,“我也来试试。”他尝试了多多的方法,几次以后也成功了。我成功了,老师”。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熠熠也在不断地尝试下,经历了不断地掉下爬起,也终于成功了,三个小伙伴颤颤巍巍的在跑道上慢慢前进,欢笑声不断传来。
|
观
察
分
析 | 从幼儿学习与发展分析 | 在中班时候我们和大班的哥哥姐姐进行了混龄晨锻游戏,胆子比较大的孩子和哥哥姐姐挑战过滚筒游戏,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他们是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的;在幼儿园开设的户外游戏中,大多幼儿在“丛林探险”户外游戏中挑战过不同的游戏种类,如:高空独木桥、攀爬网、高架桥等游戏;我们还在户外的各个游戏区域都设置了辅助器械房,幼儿在平时的晨锻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和需要去组合游戏,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孩子们通过不断观察、体验,同伴间的互助、分享,在开展多样化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积累了很多户外游戏经验,对我们开展滚筒游戏有了很大的支撑和帮助。 |
从环境(区域)分析 | 虽然我们投放滚筒的位置固定,但鼓励幼儿可以在操场的任何区域进行游戏,自己决定游戏区域; | |
从材料提供分析 | 除了提供不同材质的滚筒外,我们还设置了辅材器械房,供幼儿自主取放,滚筒具有可玩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 | |
从教师支持分析 | 在滚筒游戏中,老师们除了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以外,更多的是观察。通过观察,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幼儿不断跌倒不断爬起永不放弃的决心,同伴间的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即使老师不说话,幼儿也能切身感受到我们充满关爱、鼓励、欣赏的眼神,观察是追随儿童有力的依据。 | |
措
施
与
建
议 | 想要确保幼儿对滚筒游戏的持续探究,教师需最大限度地放开手、管住嘴,消除一切打断幼儿游戏的行为。虽然我们投放滚筒的位置固定,但鼓励幼儿可以在操场的任何区域进行游戏,自己决定游戏区域;其次,滚筒游戏的玩法、形式、玩伴也由孩子自己决定,你可以邀请别的班孩子和你共玩游戏,你也可以吸引弟弟妹妹来参与你的游戏;但是会放手的同时,要在幼儿户外游戏中做好观察和保护,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玩法是幼儿户外游戏水平的一种直接反映。 |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9.15 | 观察者 | 李娜 |
观察对象 | 滚筒游戏 | ||
起止时间 | 8:00—8:50 | 观察方法 | 定点观察法 |
观察目的 | 观察幼儿在滚筒游戏中的情况 | ||
场景描述 | 幼儿在晨锻过程中与同伴发生的事情 | ||
观察内容 | 观察幼儿在滚筒游戏中创造性地玩法 | ||
观
察
描
述 | 多多和熠熠两位小朋友依然选择了滚筒区,并且今天加入了几名新朋友,滚筒区的“生意”开始有了起色。熠熠尝试着站到滚筒上玩,要想站上滚筒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用各种办法尝试先站到滚筒上。有的孩子会直接一只脚踩在滚筒上,有的孩子用膝盖跪在桶上,两只手按住滚筒,用力尝试把另一只脚也踩上去,但是滚筒不停的在动,孩子们不断尝试着使劲上去,却总是不成功。就这样孩子反复尝试,一次次的失败,孩子们流汗了,头发都湿了,看来上滚筒这个动作也是要用上他们全身的力气的。“哎呀,我又掉下来了”“哈哈哈,我再试一下,哎呦,再来……”“老师,我快成功了。”每一次的小进步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孩子选择了PVC材质的滚筒,有的孩子选择大油桶,有的选择轮胎当滚筒,刚开始挑战的孩子基本会选择轮胎滚筒,因为轮胎的滚筒高度能矮一些,并且不会像油桶太光滑,这一点孩子都有自己的选择,不同材质的滚筒挑战性是不一样的。今天的熠熠选择了大油筒经历了这样的尝试,有的孩子可能一次就能站到滚筒上去,有的孩子可能要用两三天玩滚筒的时间才能成功,文文这次仍用双腿跪上油桶,第六次刚爬上油桶,左手抓住油桶边缘,右手放在左腿跪着的前方,人就顺着油桶的滚动从另一侧滑了下来,接着又进行尝试,她一只脚踩在滚筒上,双手撑在油桶上,把自己的右脚快速往上踩,双手向两边撑开,双脚慢慢站立起来,双臂慢慢张开,两脚慢慢移动分开,颤颤巍巍的保持平衡。慢慢的抬头看我,和我比了一个“耶”跳下以后说:“我成功了,老师”。乐乐说:“你太厉害了。”同伴的成功也激起了其他伙伴的挑战欲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尝试站立在滚筒上。
|
观
察
分
析 | 从幼儿学习与发展分析 | 在滚筒游戏孩子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畏艰难的品质就会逐渐形成;同时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在同班的帮助与鼓励下,他们也进行了大胆尝试,挖掘了更多的游戏玩法。滚筒,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还给幼儿带来了正向的情绪体验,推动了游戏的进行,他给孩子们带来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喜悦!
|
从环境(区域)分析 | 虽然我们投放滚筒的位置固定,但鼓励幼儿可以在操场的任何区域进行游戏,自己决定游戏区域; | |
从材料提供分析 | 除了提供不同材质的滚筒外,我们还设置了辅材器械房,供幼儿自主取放,滚筒具有可玩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 | |
从教师支持分析 | 老师要做一名旁观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当幼儿出现困惑时,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的解决方法,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中来,与孩子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答案。
| |
措
施
与
建
议 |
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就是游戏的创造者,相信孩子内在自我发展强大的力量,相信孩子具有的一种天然的不放弃的游戏精神,相信游戏中的孩子有积极的探索,积极的思维,相信游戏是对孩子最具有发展意义的。只要老师坚信游戏的道路,相信孩子、放手给孩子自主游戏的空间,我们每天都会发现了不起的孩子,不断发展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