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文章

小调皮“变形记”
浅谈如何引导新入园幼儿正确与同伴交往

发布时间:2020/11/19 14:03:15 作者:admin 浏览量:787次

【摘要】“爱满天下”思想是陶行知先生长期教育实践研究中总结的重要教育思想,也是他毕生奉行的人生格言先生思想与行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谛。本文爱满天下”为指导,以小调皮“翰翰”的故事为案例,理论与实践层面,为如何引导新入园幼儿正确与同伴交往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爱满天下  陶行知  新入园幼儿  同伴交往  

 

案例背景

当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入园焦虑期还没有过去,此时却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以及新的伙伴,他们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一部分幼儿选择用哭闹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另一部分幼儿便开始通过“打人”、“抢玩具”甚至是对小朋友“吐口水”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案例中的小主人公“翰翰”就是这样一个小调皮。    

案例描述

小班新生试入园活动时,一个活泼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其他小朋友开心的和老师一起玩游戏时,他却在小朋友的午睡床上蹦上蹦下;当小朋友开着小火车去吃点心时,他却故意从中间把小火车撞开,引来一阵惊叫。开学第一周我就接到了许多家长的投诉,纷纷表示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跟“翰翰”坐在一起。于是,为了让“小调皮”尽快融入集体,他便成了我每天重点观察的对象。

案例一:爱插嘴的翰翰

在分组教学活动中翰翰总爱插嘴,看老师不理他,他甚至下位来到老师身边大喊大叫。这天,我和孩子们正讨论着小汽车的话题,只见翰翰兴奋的冲到我面前说:“我家有好多汽车,还有挖掘机呢!”我刚准备开口回应他,他又滔滔不绝的说开了,其他的小朋友看着他插嘴也跟着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于我安安静静地听着他们讨论,等他们都讨论的差不多了,我把翰翰请到面前,问道:“你很喜欢汽车是吗?”他点点头。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明天请翰翰把他家的大汽车带来给我们看看,好不好?”孩子们都很兴奋,翰翰就更开心了。可是随后我又用严肃的表情说:“今天你能给小朋友介绍小汽车非常棒,但是想要回答问题要举手,上课的时候屁股不能离开小椅子,不然下次老师就不请你来展示了。”他点头表示知道了。

虽然之后他也偶尔插嘴,但在老师的提醒下,他慢慢的改掉了大喊大叫的毛病,有时还知道举手发言了。

案例二:“老师,他又打我了!”

周三早晨的开心游戏时间,乐乐跑来向我告状:“老师,翰翰打我了!”我问:“他为什么打你呀?”“他捏我脸”乐乐说。我找来翰翰了解情况,他说“我要那个积木,他不给我。”“他不给你你就可以去捏乐乐的脸吗?乐乐现在脸很疼,你需要去跟他道歉。”只见翰翰站在那里一脸茫然。我又说道:“你需要去跟乐乐弯腰说对不起。”于是翰翰来到乐乐身边鞠了个躬说:“对不起”。过后我对翰翰说:“你很想要乐乐的积木可以问他借,他同意了你才能拿,不同意你就要等一等,但是抢玩具、打人是不对的。”他点点头,一场风波才得以平静。可是到了午睡前上厕所的时候,妞妞跑来告状:“老师,翰翰推我。”我找来翰翰想问个究竟,他却理直气壮的说:“她挡着我了。”“那你有没有跟她说:请你让一让”我问。他摇摇头。我便反复的教他说“请你让一让”,直到他会说了才让他离开。

案例三:乐于助人的翰翰

一周过去了,我发现:翰翰虽然调皮,但是却非常热心。自然角里的小鱼水脏了他总是第一个发现并且积极的给小鱼换水。于是我们抓住他的优点鼓励他帮助班上的小朋友。这天,祐怡像往常一样哭着不肯入园,我对翰翰说:“你是大哥哥啦,你去给祐怡擦擦眼泪安慰安慰她。”只见翰翰走到祐怡身边一只手拿着纸给祐怡擦眼泪,另一只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她。晨间谈话时我重点表扬了翰翰乐于助人的行为,鼓励翰翰多多帮助别人,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翰翰很开心也很得意。从此,只要老师和小朋友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慢慢的,班上小朋友对他的印象也有了改变,纷纷表示愿意和翰翰做朋友。

三、案例分析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而不能只是那些孩子,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以爱的教育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带着一颗真心、因材施教去引导每一个孩子。文中我以“小调皮”翰翰为例,尝试以点带面,通过个案的分析和对班级幼儿的观察,发现一些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策略。

(一)耐心引导孩子大胆说,迈出交往第一步

《指南》指出成人要耐心倾听幼儿讲话,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要给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幼儿间相互交流的机,使幼儿的交往面得到新的发展、新的扩展而交往的第一个媒介就是语言,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能够在集体中大胆地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案例一中像翰翰这样思维活跃、活泼开朗的幼儿常常乐于表达和交往,但因缺乏规则意识,也常引起同伴的反感。这时就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进入新的集体对于小班新入园的幼儿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他们需要适应许多新的规则,而这些规则的建立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教师在日常交往中用耐心日积月累的帮助他们养成。如果我强行制止翰翰的插嘴行为,他可能会越演越烈,也可能从此不再表达。此外对于不善于自我表达、与人沟通的孩子也需要在同龄的伙伴中寻找榜样进行模仿学习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发挥孩子们的无限潜力,要相信孩子。而我们只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交往环境,让孩子们这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在和谐有序的活动中喜欢同伴交往互动。这不但使孩子们在与同伴交往过程得到心理的满足,也使孩子们其他孩子们那里获得了各种经验,从而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用爱心帮助孩子认真学,get交往新技能

孩子的前提应是了解孩子,正确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应当采用鼓励的形式,帮助幼儿梳理自信,学会解决问题办法,不是一味地、简单粗暴地对孩子进行责备。教师应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是李商隐诗中写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真诚与爱心去感染孩子,远比恐吓与暴力有效的心理学里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告诉我们,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从而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老师真心热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这一份,孩子就会努力朝着老师期待方向发展。案例二中,我们发现随着孩子们入园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开始产生了一起游戏的兴趣他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会在游戏中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干扰的局面,相互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孩子处在较小的年龄段,语言发展不成熟因此不能满足表达自己需求同时也缺乏社会交往经验,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孩子处理矛盾,所以我们办法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技能。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或是行为让孩子懂得礼貌待人的外在表现形式。例如孩子与教师与同伴家长之间见面相互问“你好”,请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离开时道一声“再见”,伤害到别人要说“对不起”,以及接受别人道歉后需要“没关系”等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喜欢的物品拿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可以鼓励小朋友老师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鼓励小朋友拉手拥抱示好等。得到了老师爱的鼓励,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理想的方向前进。最后,虽然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但在生活和游戏中遇到问题时也会有自己的方法,面对孩子在交往中产生的矛盾,教师偏袒任何一,平等的热爱每一个孩子,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矛盾相关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孩子。例如活动中某个玩具只有一个,然而两个孩子都想玩,都想自己来玩,那面对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一个小朋友因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动手打了另一个小朋友,又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直面问题,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你们可以轮流玩”或者“你们可以一起玩”等。在游戏中教师需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交往语言,例如: “我们一起玩吧” “可以借我玩吗?”“我不想借给你,请你等一等”“我拿这个玩具跟你换可以吗?”等等。在教会他们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同时,也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如:“我有点不开心,不想跟你玩”,“我不喜欢你这样”,“你弄疼我了”。

陶行知先生“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加入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也是让孩子们学会交往技能的良好途径。教师加入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往往可以带动他们的热情活动气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交往的愿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中角色身份,引导小朋友该怎样与同伴交往。比如翰翰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建筑区玩游戏,很想加入建筑区的游戏,但不知怎么加入,于是就在建筑区跑来跑去还踢倒了小朋友的房子这时教师了解翰翰的需求,同时也要带着翰翰跟小朋友商量,让翰翰参加到游戏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三)真心鼓励孩子勇敢做,同伴配合欢乐多。

陶行知先生告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孩子个体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必须要认真了解,认真去发现,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真诚的鼓励孩子勇敢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性格开朗的孩子多和性格内向的孩子接触,让他们在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影响。

在案例三中,通过仔细观察,教师发现了翰翰身上的闪光点,利用他乐于助人、活泼开朗的特点,鼓励他与其他幼儿交往,树立其“大哥哥”的榜样。让同伴帮助同伴,让孩子带动孩子,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持之以恒循循善诱,克服“自我中心”有妙招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班幼儿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的思维影响,小班幼儿的行为大多从“利己”的观点出发,严重影响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因此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鼓励他们发展利他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幼儿所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同事故事、儿歌动画片等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来教育幼儿引导幼儿同时,幼儿可以通过父母、教师等成人那里进行学习模仿,因此父母和本班教师要做好幼儿表率作用,这有利培养孩子们团结友好等积极情感,在交往中易被人接受。

其次,幼儿的行为除了可以通过父母、教师等成人那里学习模仿而来,大部分是从同伴学来的。此时教师应当积极鼓励交往行为较好的幼儿,树立优秀典型,帮助幼儿获得交往信心。

最后,角色游戏也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奉献精神。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扮演某个角色,可以了解到角色的思想感情体验角色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了角色共情。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不断切换各种角色身份,不断体验到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渐渐脱离自我中心的思想束缚,对于培养幼儿的奉献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陶行知先生一生都是诠释爱满天下教育思想,虽然我们的时代早已不是陶行知先生的那个时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发生了改变,但对于孩子成长而言,爱的教育却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爱满天下的火种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幼儿小班的孩子比起其他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更加稚嫩些,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去用耐心引导他们用爱心帮助他们,用真心鼓励他们,用恒心感染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爱的教育下,培养交往兴趣,掌握交往的技能,克服自我中心”的阻碍,从而新入园幼儿构建起积极的同伴交往方式


上一篇我和娃娃的美好时光

下一篇“印”迹

版权信息: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地址:江苏南京秣陵街道 电话:025-52105567 邮编:21110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