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班级天地>大四班> 文章

户外混龄游戏——趣味沙池

发布时间:2022/10/18 15:38:28 作者:李露然 浏览量:1764次

户外混龄游戏——趣味沙池

实录一:

这是本学期第一次进入玩沙区游戏,换好胶鞋,选好工具,孩子们直奔沙池,每个人都很兴奋。中班幼儿有的拿绿色小铲子,有的拿红色较大的铲子,一起蹲着挖沙。同班幼儿时不时对话,中一班幼儿A:“你往前面挖,我跟在你后面。”中一班幼儿B:“我们俩一起挖一个大坑吧!”对方笑着点点头。一边的大班幼儿陈安霖正拿着沙耙在扒沙,边扒边说:“扒得越大越好。”

这时老师搬来了沙池玩具——大天平,孩子们又是一阵惊呼。老师提问:“怎样才能让天平稳稳地站在沙池里呢?”孩子们面面相觑,陈安霖说:“挖个大坑把它埋进去。”话音引来了大班幼儿瑞瑞,说干就干,于是两人一起用手中工具挖坑。挖到大约成人一只手掌深、半臂长的时候,两人觉得可以了,壮壮:“我觉得够了,可以放了。”在老师协助下,天平底座放了下去,“卡住了,有点小,”瑞瑞说。壮壮:“继续,继续挖。”两人又卖力的挖着,边挖边聊,壮壮:“天平底下那么长,要挖长一点,不然又放不下。”瑞瑞:“对,挖长一点,等下再试试。”挖至一臂长的时候,他们又请老师协助,长度刚好,那就埋起来吧。两人快速用铲子把沙往回填,刚要庆祝成果,结果天平倒了!壮壮:“哎呀,太浅了,没站住,要深一点。”把天平搬出来,继续挖,深一点再深一点,挖至半臂深,两人互相示意:可以了,于是将天平放下去,回填沙子,两人满意地点点头。壮壮轻摇天平上部,稳稳地,于是两人玩起了哪边重哪边轻的游戏。天平埋好后,吸引了不少幼儿的目光,只有中班宁宁走了过来:“你们这个看起来很好玩,我可以试试吗?”说完,他安静地蹲在一旁,看着大班两人没有动静,径直用手中的沙铲挖了一些沙子放在天平的一侧,惊呼:“看!我这边重了!”

分析:

1.由于是第一次玩沙,孩子们对沙子本身有极大兴趣。单纯的挖沙游戏已经让他们觉得很好玩,突然出现的大型天平,也很受欢迎。大班幼儿由原来的平行游戏逐渐变成合作游戏,并且在游戏中有分工,各司其中,共同协作,最终将天平稳稳地埋在沙池中,后来还吸引了中班幼儿,这一过程是愉悦的,也发展了坚持、不放弃的良好学习品质。

2.沙池位于操场东边,位置较大,周围有树木围挡,一侧配有可玩水的设施设备。沙池整体环境比较好,为幼儿游戏提供良好基础。

3.玩沙游戏区可分为玩沙与玩水游戏,在沙池两侧分别有一个材料柜。一边是玩水用的沙水三宝材料,一边是玩沙用的各类工具及胶鞋。数量都比较充足,基本能满足幼儿游戏需求。

反思:

1.根据第一次游戏情况,师幼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探讨、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准备。

 2.混龄游戏,对于中班幼儿而言,这是首次接触,在游戏前,师幼共同商讨玩沙区规则,并要求幼儿记住。

3.建议中班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带中班幼儿一起认识沙水三宝材料,简单的进行探索,积累游戏经验。

实录二:

今天是大四班的两名幼儿自主搭建玩水管道,吸引了大一班两名幼儿的参与。四人在收纳柜前忙碌起来,大家都在搬运管道,陈安霖:“我们把搬出来的管道连起来,过会就可以玩水了。”刘辰瑞:“看好接口,有的连不起来!”陈安霖:“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下面,连的时候要用力,不然还是会断开。”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边讨论边搭建管道,瑞瑞:“我这个可以连到你那去。”壮壮:“但是不能全用直直的管道,不然水都不知道流到哪里去了。”大一班幼儿A:“我用这个拐弯的管道连到你那去。”大一班幼儿B:“看,我找到这个两头都可以弯的,水就会分开流了。”大约10分钟后,四人合作的管道全部搭建完成,那水从哪里来呢?瑞瑞:“我们一起去运水吧!陈安霖,你去找小桶。”两人一起跑向另一边的收纳柜,找到一个挂有两个黄色小桶的扁担样工具,两人快速跑向水龙头,只接了一侧的桶,一人挑一头,慢慢走向管道,倒水。大一班幼儿AB看见后,立即在管道收纳柜里找到另一个透明的盒子,两人端着半盒水,慢慢走向管道处,倒水。两边的情况都是一样的——水只是向前缓缓地流了一段,就不动了。壮壮:“水太少了,不够不够。”四人又去运水,结果还是一样。大一班幼儿A:“好像还是不行,怎么回事呢?”瑞瑞看了看,自顾自拿起水桶,独自去运水,来来回回三次,收效甚微。很快,游戏时间就结束了,四人意犹未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分析:

1.玩水区的四名幼儿都很有想法,在搭建初期,他们能根据管道的区别进行搭建,瑞瑞发现了管道接口处有不同,并且连接时有技巧,要对齐,并且管道可以来回环绕而非笔直的。在运水的时候,能各司其职,自主寻找适合运水的工具,同伴相互配合,或两人挑水,或两人抬水。说明他们都很有探索精神,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乐趣。

2.“趣味沙池”包含玩水和玩沙,两者相伴而存。上述游戏中,教师给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在户外活动区自主探索发现。玩水区位于沙池旁,丛林探险边,环境较美,活动空间较大。

3.玩水游戏提供了沙水三宝材料、水源、运水工具,再结合一些辅材,基本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并且紧挨水源(配有数个水龙头),一旁收纳柜整齐划一的放置玩水的材料,便于幼儿拿取。

反思:

1.对于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无论倒多少水,管道里的水总是流一会就停下来了,无法继续前进。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抛给孩子,请他们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再结合具体实验,进行揭秘——要想水流的远,就要有高度差,平缓的管道是无法实现的。在下一次游戏中,请幼儿自主搭建,再次验证。

2.对于游戏中合作、分工、相互配合得做法,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鼓励大家学习。探讨:除了游戏中运水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运水呢?鼓励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好方法。

3.教师及时拍摄游戏照片,给班级另一半幼儿分享。

4.游戏中,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之间有交往,中班幼儿并未参与,教师可在后期多加指导。

实录三:

经历过前几次的玩沙游戏,今天教师引导他们利用沙水三宝材料开展玩水游戏。进入活动区的幼儿十分兴奋,大四班幼儿已经有过两次师幼共同搭建管道的经验,这次基本是孩子们自主完成管道搭建的。可可和林林搬来4个轮胎,摞一起,再将水箱放在上面,接着将管道顺势连接起来,一边连着水箱出水口,一边在沙池边。接着他们一起搬来透明水管,在教师的协助下,接在了水龙头上,谁来扶水管呢?可可自告奋勇:“我来吧!今天我穿的鞋子不能去沙池(光脚穿的运动凉鞋)。”说完,她站在轮胎边扶着水管,其余几人拿着挖沙工具在等待水箱装满水,满眼期待。第一次,水满了,林林迫不及待走上前去拔掉水箱塞子,水流一下子冲了出来,引得孩子们兴奋地尖叫。刚流到沙池,还没来得及挖水渠,水就“没了”。一旁的大一班幼儿A大喊:“太快了!我还没挖呢!再放再放……”孩子们再次满眼期待地看着水箱蓄水,又流掉了,沙池里才冲出一个小小的坑,这可怎么办呢?大一班幼儿B:“要是水可以一直流就好了。”大一班幼儿A:“就是啊,这样接水好慢呀!”沙池里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盯着他们看,有的用挖沙工具左一下右一下地摆弄沙子,还有的全神贯注地挖沙子堆沙堡。突然,管道里的水不断地往下流,水箱也没有蓄满水呀?原来,是可可将水管对准水箱的出水口,不再等水箱装满,而是直接让水流到管道里,孩子们一看有水来了,又开心起来。林林和另外两名大一班幼儿,立即拿起手中工具,顺着水流方向往前挖水渠,大一班幼儿A边挖边说:“快,我们要快一点,不然水又没了。”大一班幼儿B:“往前,往前,让水流到前面去。”

分析:

1.在数次的玩沙游戏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当水箱蓄水较慢时,可可很机智地将水管直接塞在水箱出水口,从而确保水流源源不断,提供了不断流的水道。也为沙池里挖水渠的同伴提供游戏机会。挖水渠的三人知道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挖,能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且相互加油鼓劲,体现了同伴游戏的乐趣。

2.沙池位于操场东边,位置较大,周围有树木围挡,一侧配有可玩水的设施设备。沙池整体环境比较好,为幼儿游戏提供良好基础。这次是将玩沙和玩水游戏相结合,更有乐趣,提供充分让幼儿探索发现的环境。

3.玩沙游戏区可分为玩沙与玩水游戏,在沙池两侧分别有一个材料柜。一边是玩水用的沙水三宝材料,一边是玩沙用的各类工具及胶鞋。数量都比较充足,基本能满足幼儿游戏需求。本次游戏还有轮胎辅助,造成高度差,让水流流的更远,使得游戏更有趣。

反思:

1.对于游戏中,幼儿的创新、机智的办法,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更多幼儿积极动脑,投身探索、发现的活动中,体会更多的乐趣。比如,上述活动中的沈可,巧妙地减少大家等待水箱装满水才能玩游戏的时间,也为挖水渠的同伴创设了游戏。

2.游戏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幼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炼出下次可以参考学习的地方,也可以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商议。再次游戏时,师请幼儿在游戏前制定好游戏计划,做好分工。

3.教师及时拍摄游戏照片,给班级另一半幼儿分享。

4.游戏中,大班幼儿之间存在互动,即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之间有交流,但中班幼儿并未参与,还需教师多多引导。

上一篇你好,朋友

下一篇老门东趣事

版权信息: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地址:江苏南京秣陵街道 电话:025-52105567 邮编:21110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