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学并进,齐学共研
——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第三阶段研修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3/8/24 16:06:08 作者:admin 浏览量:74次
培 育 简 报
(第3期)
2023年江宁区“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主持人:张德萍
知学并进,齐学共研
——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第三阶段研修活动报道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为搭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进一步促进乡村教师全方位、专业化发展。8月28日,2023年江宁区(张德萍)“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二次研修活动在百家湖幼儿园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有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丁琪副校长、王辉老师,活动由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张德萍园长主持。
一、评估引航 聚力提升
为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8月28日上午,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丁琪副校长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丁老师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总体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式以及组织实施展开具体解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解读具体内容过程中,丁琪副校长还为我们介绍了一场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彩虹伞?儿童学园”志愿服务团队与瑶山幼儿园全体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融合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儿童文化特色的村寨幼儿毕业晚会。给当地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一个七彩斑斓、如梦如幻的回忆。一场“村晚”表演,展现了瑶山儿童生命的力量以及瑶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感召,是慈幼与人和、共生与幸福的体现。
最后,丁老师对照《评估指南》的各个指标给一线的幼儿教师提供了思想与行动上的引航,我们将继续严格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把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立场放在首位,将《评估指南》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提高各园的保教水平。
二、 走进游戏 走近儿童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游戏是儿童的学习与工作”“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源泉”。是的,游戏是幼儿的本能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游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对世界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为探讨如何有效支持和指导儿童游戏与学习,28日下午江宁区教研员王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游戏指导》主题讲座。
王辉老师具体阐述了游戏到底是什么。她还强调:幼儿教育应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至少应有三方面含义;是否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至少应看三个方面。王辉老师与大家共同探讨幼儿园游戏中的焦点问题。分别从材料提供、观察实效、游戏评价、价值判断四个方面提出相关问题与学员深切交流,通过提问、反思、分享的方式,使各年龄段教师经验互通,在共享中对镜自照,并为一线教师在今后的班级游戏开展中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提升策略。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大家满怀学习热忱,畅享教育“盛宴”,希望在这样的研修活动中,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让教师学其所长,研有所得,把学到的优秀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向专业更深处继续探索。
附件1:骨干学员心得(节选)
2023年江宁区学前教育“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心得
专业智慧引领 教师专业蓄能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葛庆
盛夏美如斯,成长正当时。力行逐真知,蓄力赴美好。为进一步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今天我们有幸围绕“评估指南”与“幼儿观察”展开学习,也感谢教师进修学校丁琪副校长,教研室王辉老师对我们进行的讲座分享。
一、保教评估视角下教师的思与行
丁琪副校长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与我们进一步剖析《评估指南》中的理论知识,并积极与我们互动,再分享交流中感受评估指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我对《评估指南》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评估指南》为引领,转变评估理念,注重过程评估、聚焦班级观察、强化自我评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将保教并重的科学理念落实到幼儿园一日工作的细节中,为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二、基于儿童实证,推进幼儿游戏
王辉老师从前期发放的教师调查问卷入手,结合教师产生的困惑,梳理本次讲座的思路,从游戏材料、游戏观察、游戏评价等方面为我们做好解答。王老师的每一处案例均有理论支撑,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看到的内容言之有理,背后有依据,并介绍了常州某幼儿园教师开展的区域实证观察,该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量表、图表并对此分析,从而了解幼儿的游戏特点、所获得的发展,从侧面也帮我们解决了现实中遇到的教师指导问题。我相信基于实证的观察记录,能让老师更好地看见儿童、读懂儿童,提升教师地专业能力,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将是水到渠成,也为教师和幼儿共同推进游戏、课程提供依据。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就如小草需要阳光雨露滋润一样,是他们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的主要活动和主要形式。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文件精神的指引,立足于幼儿游戏现场,开展有效观察,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2023年江宁区学前教育“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心得
低结构中的大智慧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锦文路幼儿园 张雪
心理学家指出:游戏是自然赋予幼儿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动,是教学的形式,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幼儿玩什么?怎么玩?成为了时常萦绕在教师心中的高频问题,王辉老师带来的《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游戏指导》讲座便成了及时雨,为我答疑解惑。
一、教师重视价值判断 及时诊断幼儿游戏环节
百家湖幼儿园老师们总结出的问题让我感同深刻,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频繁更换游戏内容,需不需要阻止?王老师反问我们是如何做的,通过老师们积极热烈的讨论,我的脑海里渐渐有了思路,这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价值判断。不是简单的对错判读,而是要有论据的判断,论据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观察,只有掌握实证才能佐证自己的价值判断是否正确。
二、多提供开放性材料 提高互动想象力
幼儿园教学实践引导期间,多数幼儿园教师重视区域性的活动教育,而忽视了区域性活动的真实情境与趣味性探索,由此区域材料成为课堂进行理论性指导的基础条件,区域教育价值影响作用被忽视。所以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工作,需要将区域活动材料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针对性的控制管理方法,使得幼儿能够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愉快、优质的体 验,将自己的知识学习水平提升,同时探索各种技能应用的价值影响作用。 低结构材料是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些低成本的简单材料,可以是一些大自然中的石子、树枝、树叶、种子等,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纸张、包装盒、易拉罐、绳子等,具有多样性、可变性、易获取性等特点。它们没有特定的玩法,幼儿可以自由移动、重新组合、搭建或摆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大胆创意,使游戏深入,更具趣味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创造力。这些材料具有易获取性、材料的可变性、玩法的多样性和创造的多维性,有效避免了高结构材料适用区域单一、幼儿容易在短时间内失去游戏兴趣的情况。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更自由、自主,探究的欲望更强烈,探究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幼儿园的低结构材料库建设需要教师多方面考虑材料的特点、投放的问题、材料的投放策略等。教师要不断地完善和丰富低结构材
料,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及时调整投放思路,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反思、总结,对教育行为及时调整,多方面地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发展,由此促使游戏不断丰富和深化,使幼儿在协商、合作、谦
让、资源共享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体验成功与挫折,将材料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2023年江宁区学前教育“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心得
文件引领方向 游戏共促成长
南京市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冯颖
今天师培训的第二天,由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丁琪副校长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及王辉老师就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游戏指导进行策略分享,聆听着专家们干货满满的分享内容,我开始懂得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敢于批判,敢于学习。关于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一些方面的体会:
一、评估指南再解读,教育教学获提升
以儿童为本,简单来说就是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中要看到儿童,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及特点,比如整体性、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等等,以及在基于对儿童的尊重的基础上,贯彻“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评估来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以使儿童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够健康的发展。《评估指南》的颁布,强调聚焦班级的观察,在观察时间上,要求必须在班级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通过聚焦班级的观察,确保全面、客观、真实的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的过程质量,提高评估的时效性。
此外,我们在教育活动时需注意对象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也会存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幼儿,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活动中,要注意游戏精神的融合,通过适宜幼儿学习的方式,助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追随儿童视角,支持儿童游戏
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能从个体的意愿出发,自由决定游戏的目的、选择游戏材料与伙伴、关注游戏学习的过程,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下通过操控材料和与环境的互动,达成游戏目标。王辉老师让大家就游戏的定义进行思考,重新理解什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理解了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持续观察的重要性,要以平等的视角与幼儿进行沟通,我们才能够获得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以及需要,才能够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加以指导。
游戏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活动,必须给予足够的认可和关注,保障幼儿每天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将游戏精神贯穿始终,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树立科学看待儿童的观念,在王辉老师与大家积极地互动中,我们也解决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学会对教育实践进行价值判断,在材料的提供上要能够真正满足孩子的需要是离不开我们耐心的观察与记录的,要更加关注孩子们是否得到提升与发展,不拘泥于孩子们是否循规蹈矩,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